cover_image

意识放送 |《应得的权利》第一章讨论笔记

CW多棱镜 CW多棱镜 2024年11月01日 12:01
图片

主持 | Eliza Alan
编辑 | Alan
审核 | 泽莃 杨梅酒

设计 | Xris


编者按

本次读书会围绕凯特·曼恩的《应得的权利》第一章进行了深入探讨。曼恩在本书中提出,男性特权可以解释一系列现象,从男性说教和对女性痛苦的忽视,到“乱伦者”的大规模枪击事件,以及女性“无法当选”的观念。她探讨了男性如何因性别而获得系统性的优势和特权,从而打压女性应得的权利,并对女性造成伤害。


一、导读概览

本书作者是:康奈尔大学哲学系副教授,被称为“#MeToo的哲学家” 凯特·曼恩(Kate Manne)。本书主要探讨男性特权如何伤害女性,包括男性说教、对女性痛苦的忽略、性侵者获得同情等现象。本章节通过布雷特·卡瓦诺性侵案探讨男性特权的概念,以及这种权利是否应当存在。


图片


 

二、 讨论要点


男性特权与厌女症:社会舞台上的权力游戏


在《应得的权利》第一章中,凯特·曼恩通过布雷特·卡瓦诺案揭示了男性特权的明显体现。即使面对性侵的指控,卡瓦诺仍然被任命为最高法院大法官,这一事件凸显了男性在社会中所享有的系统性优势。有的小伙伴认为,这一事件反映了即使在法律面前,男性特权依然根深蒂固。而厌女症则被定义为父权制在执法层面的分支,它不仅是一种对女性的敌意,更是一套用于监督和执行性别规范和期望的制度。又有的小伙伴指出,这种制度的存在,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受到了严重的限制——父权制社会形成了对男性应得权利的期望,这种期望对女性是具有伤害力量的。

图片


词与刀:厌女症与性别歧视的细微辨析


曼恩在书中明确区分了厌女症与性别歧视。她认为,厌女症不应被简单理解为对女性的强烈仇恨心理,而是父权制在执法层面的具体表现。厌女更侧重于系统性的敌意,特别是针对挑战性别传统角色的女性。性别歧视则是父权制在理论和意识形态层面的体现,它涉及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和男性对女性的社会控制。性别歧视是更广泛的现象,涉及基于性别差异产生的不平等待遇。有的小伙伴提出,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应对性别不平等,避免滥用“厌女”一词。“一个词如果滥用就会使其失去力量。”而另一些小伙伴则认为,尽管厌女症和性别歧视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,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,在这个系统中,女性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了限制。

图片

 

被囚禁的翅膀:厌女症与女性自我超越的枷锁


厌女症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,其影响远超直接伤害个体的层面。它通过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,对女性施加压力,阻止她们冒险打破既定的性别边界。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厌女症的被攻击对象和受害者身上,而非个体施害者。有的小伙伴强调,男性不合理的应得权利感催生了一系列厌女行为,女性常常因为未能给予男性认为应得的东西而遭受惩罚。这不仅是一种对女性的直接伤害,也是一种对女性潜能的浪费。

图片


三、思考延伸


权利的双刃剑:普及与深度的平衡

尽管普及权利概念很重要,但如何确保这些概念不被简化到失去其复杂性和深度?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可以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,使普通大众也能理解?

 

包容性语言的边界

包容性语言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需求?是否存在一种“过度政治正确”的风险,导致语言变得过于模糊,失去了清晰度?

 

多维度的女性话题:超越单一视角

当讨论女性话题时,如何避免将其简化为单一维度的问题?例如,职场歧视不仅仅是一个性别问题,还涉及到种族、阶级等多重因素。

性别差异是否总是负面的?是否存在某些情况下,性别差异可以成为积极力量,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多样性?

 

Me Too运动的双刃剑:自由与责任的平衡

Me Too运动在揭露和制止性骚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如何确保这一运动不会变成一种新的压迫机制,导致无辜者被误伤?

 

权力的重塑:打破结构性不平衡

如何打破这种结构性的权力不平衡?是否存在某些制度性的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?

 

性别平等的多维困境与多元视角的融合

教育和政策能否真正解决深层次的性别不平等问题?是否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,如文化变革和经济支持?

多元视角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?如何确保这些不同的声音能够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?


四、结语

在这次读书会的尾声,我们不仅对《应得的权利》第一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也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我们如同在星空下航行的探险者,虽然前路未知,但心中有光。我们期待在下一次的读书会中,继续这趟探索之旅,用曼恩的思想之火,照亮性别平等的前路。

图片
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CW多棱镜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